2月14日,农历腊月二十九,记者与当地工商干部一道,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走访。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的地方。
“周局长又给我们带来什么好消息了?”刚到村口,与记者同行的自治州工商局局长周斌就被村民们围住了。临近春节,村里外出工作、上学的人们陆续返乡,大家聚在坪坝上准备年货、闲话家常,呈现出一派热闹和谐的景象。
“你们猜对了,今天还真有好消息。龙先兰的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下来了,咱们先给他送去吧!”周斌边说边和大家一起往坡上走。
“先兰,大喜事咧,自治州工商局的周局长亲自给你送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来了。”还没到龙先兰家大门口,该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杨建军清脆的嗓音就响了起来。
今年32岁的龙先兰,早些年父亲病故,体弱多病的母亲不堪重负改嫁他乡。龙先兰孤零零一个人守在村里,一个前后打通的破木屋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小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都是苞谷饭。我天天盼望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时,父母才会把珍藏了一年的蜂蜜拿出来,让我裹在糍粑里吃。”龙先兰回忆说。
2014年初,龙先兰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从当地的一个养蜂基地引种,试养了4箱原生态蜜蜂。
刚开始,龙先兰因不懂技术损失惨重。后来,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带领他先后到周边村寨及外县的一些养蜂基地取经。很快,他卖蜂蜜和蜂蜡的年收入就超过了5000元。
如今,龙先兰掌握了养蜂技术,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蜂能手。同时,他还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州、县两级工商部门指导下,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金兰十八洞商标,在品牌发展之路上向前迈进了一步。
“现在,先兰的日子比这蜂蜜还要甜!”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石登高笑着说。原来,2015年底,村里专门为单身青年举办了一场相亲会,龙先兰与邻村姑娘吴满金成功牵手。
龙先兰的故事只是当地工商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八洞村是我国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中心地带典型的特困山村。全村共有225户、939人,人均耕地只有0.83亩。过去,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苗族山歌——“山沟两岔穷旮旯儿,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怀娃娃”。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开发情况,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此后,当地工商部门根据十八洞村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决定从实施商标战略着手,让“精准扶贫”成为十八洞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对十八洞商标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运用和管理,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作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是工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采访中,周斌这样对记者说。
在自治州工商局的指导下,花垣县成立了品牌保护发展学会,建立了品牌保护名录,在35个类别上防御性注册十八洞商标72件,协商转让商标4件;以电影《十八洞村》上映为契机,依托媒体、电商、博览会等平台,开展公益宣传和名优推介活动,讲好品牌故事,拓宽发声渠道,不断增强企业的商标品牌意识,营造良好的商标品牌发展环境。
目前,十八洞商标被使用在猕猴桃、矿泉水、苗绣等多个产业上。光十八洞猕猴桃商标就带动全县3个乡镇、52个村的9600名贫困人口发展猕猴桃产业,贫困户因此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如今,十八洞村这个昔日的“穷苗寨”有了“苗家乐”,从“穷旮旯儿”变成了“金窝窝”。寨子美了、游客多了、产业火了,村民的钱包鼓了,笑容也更甜了。
站在“相约十八洞牵手奔小康”的红色标语牌下,凝望着这片山好水好人也好的钟灵毓秀之地,记者心潮澎湃:既为十八洞村村民今天甜蜜幸福的生活而高兴,为胜似金山银山的绿水青山而感叹,也为湘西工商部门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运用职能推动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来源:中国工商报
作者:张智浪
编辑:黄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