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讲好商事制度改革故事 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来源:中国工商报 编辑:黄舒婷 2018-06-28 09:29:02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

  在总局企业注册局的支持和指导下,由中国工商报社主办、四川省工商局承办的《注册窗口故事》专版宣传座谈会6月15日在成都市举行。会议就如何落实总局企业注册局《注册窗口故事》征稿通知要求进行了部署。北京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处、四川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处、天津市市场监管委行政审批处介绍了组稿做法和体会,一些来自基层的通讯员谈了采写窗口故事的体会。大家交流了经验,听取了中国工商报社编辑所作的《如何采写新闻故事》专题讲座,研讨了采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问题。本版今天刊发北京、四川、天津的做法和部分通讯员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在总局企业注册局的关心下、在中国工商报社的支持下,北京市工商局在《中国工商报》上发表了第一期《注册窗口故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相信以后各兄弟单位的故事会越讲越精彩。

  2017年10月下旬,中国工商报社编辑老师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发出邀请,征集主要体现商事制度改革“放”和“服”的平台工作小故事。北京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处一名工作人员原来在分局的时候,采写过一篇《平台那些事》,便将稿件发给了编辑老师。编辑老师给予肯定,认为按照新闻故事的写法调整一下即可。就这样,2017年11月2日,中国工商报社刊登了我们提供的由3个窗口故事组成的《小平台承载大服务》。小试牛刀后,正好赶上《注册窗口故事》征稿,在总局企业注册局征稿通知还没有印发的情况下,我们在总结第一次组稿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向各区分局征集商事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新闻故事,第一期《注册窗口故事》专版稿件由此产生。

  领导高度重视。这句话虽然有些老生常谈,但也是成功组稿的“法宝”。《注册窗口故事》可以全方位、多视角展现工商登记便利化改革取得的成效,对注册窗口干部坚定改革信心、提高工作热情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开展商事制度改革宣传工作的有力阵地。我处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安排专人专门负责组稿,并且在微信群里向各区科长直接“喊话”,要求按时提供高质量稿件。注册科科长的重视程度从各区提供的稿件可以看出来,有的区甚至提供了五六篇稿件,颇有点志在必得的感觉。

  激发基层热情。既然是新闻故事,就要从“基层”中来再到“基层”中去,一线窗口干部写出来的注册窗口故事更能打动人。但是注册窗口干部这些“最可爱的人”,平时也是“最忙碌的人”,每天与申请人打交道,从一早忙到下班,“感觉身体被掏空”,让他们加班写稿件有点于心不忍。我们通过树立典型、重点约稿、逐个辅导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注册窗口干部写作的积极性。未被报社采用的稿件,我们也通过工作专报在系统内转发。在成功汇集一批优秀稿件的同时,我们也培养出像昌平的陈雪彤、开发区的马延景等一批优秀作者。

  组稿“有的放矢”。我们充分结合北京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各项亮点工作,为避免各区稿件内容重复和单一,在约稿时,我们就要求各区必须完成“命题作文”后,才可以报送“选题文章”。因此,全程电子化、“多证合一”、注册资本认缴制、名称自主预核、简易注销、缩短企业开办时间、央企改制、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既紧密围绕商事制度改革重点又体现北京特色的稿件全部命中“靶心”。把这些稿件全部组在一起并非易事。每篇注册窗口故事5个W要齐全,写法要不拘一格,通篇要紧凑、统一、完整,内容还要与国家大政方针一致,对于组稿人来说绝对是一项大工程。

  既然是注册窗口故事,那么就要既体现窗口工作,又要故事化,总结出来就是四个字:以小见大。

  通过“小故事”体现“大改革”。故事化无疑是增强新闻感染力和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故事要短小精悍,一般一篇不超过1000字,要有故事情节、有细节、有人物,甚至跌宕起伏,才能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生动地展现商事制度改革的大政方针,这比单纯报道干巴巴的政策信息、概念、观点和数字,效果要好得多。

  通过“小人物”体现“大服务”。在注册窗口故事里,出现最多的就是一线窗口干部。他们与市场主体直接接触,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工商系统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因此,细心刻画“小人物”的情感世界,可以直接反映一线窗口干部“用心做事、以情待人”的服务理念。

  通过“小文章”体现“大内涵”。既然是注册窗口故事,那就要用故事的口吻来写。整体稿件可以围绕商事制度改革这个核心由若干个小故事组成,每个小故事有个“吸眼球”的小标题,既能直入主题,又能让读者有接着读下去的欲望。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报社的编辑老师。我们收集到分局上报稿件后,不知该从何处落笔,更不知如何把风格迥异的各篇文章融成一个整体。编辑老师有问必答,耐心给我们讲解,让我们很快懂得如何组织撰写这类题材的稿件。

  □北京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处

  记录基层改革发展的脚步

  为全面宣传商事制度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新经验,宣传各地注册窗口在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服务企业、方便群众等方面的事迹,正确引导舆论,展示部门形象,四川省工商局组织了《注册窗口故事》专版稿件。

  在组稿过程中,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统筹谋划宣传重点。四川省工商局高度重视《注册窗口故事》专版宣传工作,及时组织各市(州)一起传播工商声音、讲好工商故事。商事制度改革以来,面对日益增加的工作量,全省各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窗口工作人员在坚持依法行政、为民服务时,也时常会遇到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甚至被人无故投诉举报的情况。为宣传窗口工作人员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事迹,四川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处统筹谋划,按照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多证合一”、简易注销、实名登记、名称自主申报等主题,由试点市(州)分别撰写,确保各类改革措施都有体现。我们在组稿中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贴近中心,服务发展。围绕商事制度改革发展的动态和进程,我们在凝聚合力、营造氛围、推进工作上找素材,确保宣传工作重点突出。二是分级负责,统筹协调。我们在组稿时上下联动,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全省各级登记窗口的作用,形成宣传一盘棋。各市(州)充分认识《注册窗口故事》组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采写窗口故事稿件作为总结改革工作、宣传窗口工作的良好契机,围绕省局确定的改革事项,认真开展稿件的收集与整理。三是开拓创新,突出实效。我们注意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宣传工作规律,拓宽故事宣传层面,创新宣传形式,突出重点、弘扬亮点、关注焦点,不断提高宣传实效。

  采取多种方式组织稿件。一是采用窗口人员自己写的方式。窗口工作人员对发生在窗口的故事进行收集整理,从能充分展示改革成效、惠及企业群众改革红利的角度去挖掘。收集整理的故事首先应该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因此,窗口人员选取有鲜明主题的故事挖掘细节,仔细回忆当时的场景,对人物的特征、状态,进行具体、形象、生动的记录和描述。初稿完成后,窗口人员反复推敲和仔细琢磨,先在本单位以讲故事的方式讲给大家听,让其他人员以一种客观的、公正的、挑刺的眼光去审视这些故事,遇到不恰当或不合适的内容,再次进行删减和修改。二是采用窗口人员口述,当地报社记者或其他专业人员撰写的方式。因窗口工作人员大多业务繁忙,为确保稿件的质量与水平,部分市(州)局安排专门采访时间,由窗口工作人员结合改革工作讲述各自遇到的故事,由报社记者或其他专业人员记录并整理。通过回忆一个个故事,窗口人员对改革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助推改革的信心与决心。

  统一汇总审核把关。各市(州)采写好窗口故事后,省工商局对稿件进行整理和初编。一是对稿件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问题进行审核。比如有的市(州)本意是想描述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但部分语言违背了相关法律法规,因此,企业注册处对稿件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二是对稿件的标题进行修改。一个好标题,可以简明扼要地概括改革事项,瞬间吸引住读者。有的市(州)提供的稿件标题新颖,但没有切入主题;有的市(州)提供的稿件使用古诗词或者流行语作为标题,但不能体现改革内容。对这些稿件的标题,我们都做了修改。三是对稿件中的语言描述和框架进行修改与完善,重点对故事发生时间、地点、人物、单位、经过进行审核,用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体现商事制度改革带来的变化。

  选取典型宣传报道。在安排部署的14个市(州)中,由于版面原因,我们选取了10个市(州)的稿件。有的因为改革事项重复没有选上,比如《在注册大厅号啕大哭的工商女孩》,虽然描写的改革举措没有代表性,但故事发生在改革之初注册大厅,平凡而感人。通过一个多月时间的收集与整理,《注册窗口故事》四川专版于今年3月8日在《中国工商报》刊发见报。专版通过讲述注册窗口每天发生的动人小故事,记录了商事制度改革在基层的发展脚步,从多视角展现了工商登记便利化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传递出工商干部对待工作的温情、阳光和正能量,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川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处


[NextPage]

  就地取材讲好身边的故事

  我们基层一线尤其是在窗口工作的工作人员,每天与经营者直接接触,这是我们获取鲜活素材的一个优势,可不能白白浪费了。

  素材要真实可靠。注册窗口故事必须是真实事件,比如给经营者宣传了什么政策,工作人员受了什么样的委屈,这都是为突出主题服务,不能随意编造、添加,更不能偏离事件本身。所以,素材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或者亲自核实确认过的。道听途说的内容,不能随便写,而且信息不全也写不好。

  情节要鲜活生动。不管是写信用约束故事还是注册窗口故事,其目的都是为了将改革的法律法规政策传播、扩散开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市场主体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接受、理解、甄别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不一样,用鲜活生动的故事,比较容易吸引读者读下去,从而被记住。

  写作手法要接地气。注册窗口故事,不仅仅是记录和汇报工作,更重要的是面向人民群众尤其是经营者传播改革精神和文明诚信经营理念,所以不能太刻板。我们在记录细节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和故事主旨,将个人或者地方的特色、特点与我们的职能工作有机结合,用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我觉得可以适当借助一些“原生态”的叙述,能起到历久难忘的作用。

  新闻要素要齐全。不管是写新闻还是讲故事,都要兼顾情景性与完整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要把一件事情讲完整,始终离不开编辑老师反复提醒的5个“W”和1个“H”,即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这些要素,是把一个事实弄清楚的最起码条件,一个都不能少。

  要紧扣法律法规政策。我们的声音,代表着一个部门,我们的稿件具有自然而然的舆论导向性,所以依法办事、实事求是、规范精准非常重要。

  □湖北省秭归县工商局 吴雪芳


[NextPage]

  用心讲好注册窗口故事

  我们采写注册窗口故事,不是做总结汇报,更不能天马行空虚构,而是要写我们日常工作中真实发生过的事。它可能是热情服务最终收获好评的登记业务,也可能是强忍泪水继续为人民服务的难忘经历,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这些小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例如,今年按照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企业开办时长从22天缩短至5天。北京市工商局昌平分局登记科通过简化流程、提升电子化水平、压缩受理审批时限等举措为企业开办提速,圆满完成了改革任务。经上级督察检查,昌平分局是问题最少的单位。这期间,我捕捉到许多发生在身边令我感动的小事,这些小事被我“收入囊中”,成为日后写作的素材。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作为写作者,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思考的大脑和有力的笔锋,将那些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点滴“小事”,描绘成工商干部服务企业、方便群众的新闻故事,充分反映商事制度改革成效。

  一篇好的新闻故事不仅可以引起读者共鸣,产生社会效应,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还可以用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例如,全程电子化曾经是我们分局登记工作的“软肋”,改革实施一年来,我们一直没找到好的提升方法。去年11月,偶然间看到中国工商报社发表的北京市工商局杨宇华撰写的《小平台承载大服务》,文中记述了市局和海淀分局克服重重困难开展全程电子化改革的故事,我们看后立即组织课题组前往市局和海淀分局参观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决定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并结合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努力优化服务手段,最终探索出一套自己的全程电子化工作体系。如今,分局市场主体准入的全程电子化率已稳定在每天90%以上。

  □北京市工商局昌平分局 陈雪彤

  讲新闻故事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确定一个切入点。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工商部门一直把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放在首位,提升开办企业登记便利度,各地不断创新思路方法,涌现出一大批先进经验。比如我所在的重庆市工商局永川区分局,除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多证合一”、先照后证、简易注销等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外,还有自己的创新举措。比如将企业登记权限下放到工商所,实现跨辖区登记,缩短登记时限、实行审核合一等,在个体工商户登记方面实行就近办理、口头申报、当场办结、强制注销、免于营业执照遗失登报等。这些举措都是改革的缩影,在写作时,只需要选择其中的一个切入点来写就行了,把改革中的进步融入有血有肉的故事中去。

  讲好一个故事。怎样讲?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围绕商事制度改革这个中心,让读者在读故事的同时知晓改革红利。二是以第三人称来写。以第三人称来写可以做到客观公正讲述故事,在写作中也要注意只叙述事实,不进行评论,也不夹杂个人主观意愿。三是增加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写场景状态,同时描绘人物的表现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再现窗口的情景,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四是使用对话表达。我们看文章时都有一个感觉,有对话的地方就看得快。窗口故事用丰富的对话来表达,既易于阅读,口语化的表达又能使情节更加生动,有代入感,避免枯燥乏味。

  注意两个细节。一是不犯常识性错误。特别是在写窗口人员解答疑问的时候,有些是登记口不熟悉的业务,写成文字时一定要注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解释不能与相关法律法规相冲突。二是要传递正能量。无论哪一类故事,最后都应该表现出窗口人员的正能量,这样才能体现我们的决心和努力。

  □重庆市工商局永川区分局 全小容

  传播天津改革声音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接到总局企业注册局征稿通知后,主管领导非常重视,批示行政审批处积极参与,广泛收集注册窗口故事,充分反映天津商事制度改革的成果,体现天津注册干部的精神风貌。

  征稿通知发出后,区局上报稿件并不积极,主要是窗口人员平时工作压力大,任务重,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的工作状态中,很难有时间写稿;还有一个原因是窗口人员不适应讲故事的方式,即使过去做过一些宣传工作,也多是进行政策解读。从征集的稿件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稿件类型单一,讲的多是服务企业的好人好事;故事内容单薄,事件简单,不能通过注册窗口故事达到宣传改革的目的;故事分量还不够,没有贴近改革、贴近社会需求。

  第一轮征稿效果不理想,我们及时调整征稿思路,做启发式引导,对报送的稿件指出方向,通过微信群二次征集稿件。这次窗口人员有了积极性,上报素材质量明显提高,故事内容丰富了,人物丰满了。对上报的稿件,行政审批处安排专人进行精心修改、深挖内涵,通过小窗口发生的小故事,全面反映天津近几年商事制度改革取得的大成果。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稿件。

  谋篇布局紧扣天津市重大商事制度改革。总局企业注册局征稿通知中,要求“多视角、全方位展现工商登记便利化改革所取得的成效,营造人人理解改革、参与改革、支持改革、共享改革成果的良好舆论氛围”。我们意识到,在谋篇布局时要与近几年的重大商事制度改革举措紧密契合。天津市自2014年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可以说是紧锣密鼓、举措不断、成果丰富,如注册资本改革,住所(经营场所)改革、“三证合一”“五证合一”等等,但其中最能体现天津特色的改革是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企业简易注销、全程电子化登记、全程无纸化登记改革。我们明确在选材时要站好政治立场,侧重突出反映这几项改革成果,兼顾天津市地方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如大力支持众创空间建设、支持新兴行业发展、全力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等内容,同时要全面体现出窗口服务的便利化和服务效能。我们将团体化登记和贴心式服务列为重点选题,将各项内容充分融入其中。

  精心选材力求以小见大。想要在小故事中体现出每项改革给企业、群众带来的便利,尽可能多地展示我们的改革成果,这就要求选择的故事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新闻性,能够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从第一轮收集上来的素材看,满足这些条件可以直接用的没有。我们只能根据已有的素材,按照预想的组稿思路,从多方面选材入手,再次向区局约稿。这次约稿我们有的放矢,提前将选择故事案例的要求,如重要的时间节点、特定的改革背景、时效性、典型性等,告知区局供稿人员,拓展范围,再次精心选材,第二次约稿上来的案例素材基本符合要求。

  弄懂弄通商事制度改革的实质。这次征稿主要力求通过注册窗口故事体现商事制度改革成果,同时也是通过注册窗口故事宣传改革,做政策解读。这就要求撰写人弄懂弄通商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实质,没能写到位或者基层没能理解到位的,我们要做进一步解读。比如,在简易注销的故事中,是要通过人物对话和场景设计来体现出简易注销的便利性,介绍适用简单注销的几种情形及与普通程序注销的不同。再比如,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是通过人物对话介绍“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要求,介绍天津网上登记的特点,同时宣传平台特色、申报流程和如何使用……只有撰写人了解政策,才能把故事讲好。

  细琢文字增强故事可读性。窗口故事带有反映改革内涵的任务,要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立体化,就要通过运用灵活的叙述方式、多种多样的表达手法、趣味性的语言,尽可能提高故事的可读性,从而达到体现主题的目的。例如,人物对话是重要的内容。我们在组织材料时,要求尽可能原汁原味还原当事人的语言,特别是符合人物形象、独具特色的语言,这样能使故事更接地气,让读者爱读爱看。

  完善细节增强文章真实性。在组织材料和撰写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完善材料的细节,故事中涉及的企业、办事人员、窗口工作人员及背景材料确保真实可信,事件的发生、发展符合逻辑,日期、数据、材料等细节也要经得起推敲。特别是在刊登前,我们专门与几个故事中涉及的企业和办事人员沟通,征求企业意见,征得企业同意,把能想到的细节尽量做到完善。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行政审批处

  让更多人了解注册窗口工作

  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我谈谈自己写作注册窗口故事的感受。2012年研究生毕业后,我考入浙江省诸暨市工商局。年轻干部都要到基层一线锻炼,我被分配到基层工商所注册窗口。注册窗口是落实商事制度改革举措的第一线,是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前沿阵地,也是工商部门的形象和品牌。由于注册登记工作涉及的事项繁多,应用到的法律法规面广,面对的群众文化程度和性格脾性各异,因此注册窗口干部要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在3年的注册窗口工作经历中,我收到过表扬锦旗,也收到过投诉,有欣慰、欣喜,也因个别群众的不理解和指责感到辛酸和心累。群众的一声“谢谢”是我工作中最大的满足和动力。可以说,窗口是一个把人情冷暖瞬间放大的地方,虽然遭遇不少只能默默承受的委屈,但我也更多体会到来自陌生人的温暖;窗口是一个浓缩了酸甜苦辣的地方,付出汗水的同时也流下过泪水,咬牙坚守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各种滋味都是最真实的成长经历。

  今年报社的编辑老师鼓励我们写注册窗口故事,我非常感兴趣。《注册窗口故事》专版让我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情,表达我的决心和信心。

  今年4月24日中国工商报社《注册窗口故事》专版刊发了我采写的《不争气的泪水》,很多同事看哭了,纷纷转发,还写了大量评论。大家纷纷为《中国工商报》点赞。虽然之前编辑老师组织大家写稿,可很多人不相信这些文章能见报,真的非常不容易。再一次感谢中国工商报社和各位老师,为基层提供了这样一个好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注册窗口工作,了解注册窗口人员的工作状态。

来源:中国工商报

编辑:黄舒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市场监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