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个体工商户是一个被社会带着有色眼光看待的群体,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不断深入,私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经济发展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从改革开放初期逐步放开个体经济,到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如今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效能提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手写营业执照,到如今 " 键对键 " 的工商登记方式;从 3 天办理工商登记,到现今出台的 " 天心 10 条 ",长沙城南这片热土之上,改革开放 40 年印记勾勒的是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激发和经济动能不断释放的时代洪流。
2017 年 11 月 2 日上午,天心区政务服务大厅工商注册窗口,湖南爱家团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林高峰从窗口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刚刚办理的营业执照,这是长沙市工商管理局天心分局颁发的天心区首张电子营业执照。
11 月 16 日,长沙天心区政务服务中心工商注册窗口,工作人员为市民办理业务。 组图 / 记者 辜鹏博
这张电子营业执照的颁发,意味着天心区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全面启动。通过网上电子数据交换实现 " 全流程、无纸化、零见面 " 的企业电子化登记,仅仅是天心区近 40 年营商环境优化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初期:简化工商登记手续,三天内完成办理
上世纪 70 年代末,800 万下乡知青涌回城市," 待业青年 " 一词成为那一时期的时代特征,这也导致当时就业压力陡然增大。197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第一个有关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 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
恢复和发展个体经济在服务业、修理业开了口子,缓解了大批返城知青的就业压力,也改变了国民经济长期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不过,在一些人的思想中,仍固执地将个体工商户与资本主义画上等号。这直接导致改革开放初期,个体经济发展缓慢。
在长沙,南区(天心区前身)曾多次召开会议,竭力破除人们的观念桎梏,大胆地、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直接推动了企业登记管理的恢复。1980 年,南区个体、私营经济由 1979 年的 612 户上升到了 910 户,增长 48.8%。到了 1989 年,全区个体商业户增加到 1629 户,私营商业企业 93 户。
数据的急速增长也从侧面反映了南区改革开放之初出台的一项政策的成效:放宽经营范围,简化工商登记手续,规定受理、审查、报批发照的时间不超过 3 天。上世纪 90 年代初进入南区工商行政管理分局工作的李塘保还记得,在此之前办理营业执照,从受理申请到审查、领导签字、发照,至少需要一个星期。
" 那时候工商部门核发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还是用手填写的。" 李塘保介绍," 以前的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局里专门指定一个字写得好的人填写执照,填写的内容包括经营业务、经营方式、经营地点等,写好后再盖上红章。"
个体经济的兴起,激发了市场的变革,南区当时的集贸市场就此诞生。" 有门店的就在门店从事经营,没有门店的主要集中在当时湘江大道马路边的市场。" 李塘保口中的市场,位于现今杜甫江阁的对面," 那里搭了个很大的棚子,大家就在里面摆摊 "。市场里的个体户赶上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时代,不少人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成为南区第一批 " 万元户 "。
市场经济初期:专项治理突出问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上世纪 90 年代,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加速阶段。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后,全国各领域的改革开放进入提速阶段,对外扩大招商引资,对内进行市场导向的改革。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由于法治尚未健全,行政行为没有得到严格的规范和有效约束,有些单位、部门受利益驱动,为个人和小团体谋取私利,钻改革的空子,不正之风的倾向日趋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11 月 16 日,长沙天心区政务服务中心," 最多跑一次 " 的指示牌引人注目。
因此,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和专项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成为了当时南区区委、区政府的紧迫任务。1993 年,南区开展治理 " 三乱 "(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专项清理工作,全区 226 个收费单位(含居委会)开展自查自纠,取消收费项目 84 项,清理出违规收费 20 多万元,上缴国库。
1995 年,根据长沙市委《关于索拿卡要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的通知》精神,南区决定在全区开展对 " 索拿卡要 " 专项治理;同时,区纪委、区监察局对有突出问题的单位进行了通报和诫勉谈话。
2000 年,根据中央、省、市有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精神,区委工作会议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思路,加快了监督优化工作走向正轨。当年区纪委增设 " 治理经济发展环境举报中心 " 受理 " 执法不公 " 等群众举报问题,而后几年,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等人士担任特约监督员,加强优化工作的监督。
开展专项整治之余,伴随着那一时期招商引资的热潮,南区政府在 1991 年成立了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它的主要职能是通过 " 内联外引 " 为企业牵线搭桥,当好参谋搞好服务。当年扶植创办的博雅制衣厂在省政府举办的 " 湘交会 " 上,外商订货 50 多万美元,国内订货 250 多万元。
1996 年区划调整,南区变为天心区。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客户投资天心区,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长沙市天心区经济科技招商工作奖励办法》《关于优化投资环境,加速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一系列政策举措使得那一时期天心区上下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 " 天心经济要发展,招商引资是关键 "、" 人人都是招商主体、个个都是投资环境 "。
全面深改时代: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程电子化登记
2014 年,被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当年 3 月 1 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正式拉开了商事制度改革的序幕,这也是全面深化改革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 先证后照 " 改为 " 先照后证 "、" 多证合一 " 改革 …… 商事改革多项举措在天心区落地后,营商环境得到空前优化,市场活力被深度激发。
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天心分局商事登记局局长周振杰说,商事制度改革中有两项颠覆性举措极大地改善了天心区投资环境," 一个是注册资本的改革,另一个是先照后证改革 "。
周振杰认为,从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入手,改实缴制为认缴制,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制,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准入的门槛,激发了社会投资活力;另外,先照后证改革中,工商登记前置审批项目由原来的 226 项分四批进行集中调整,目前仅保留 29 项,也就大量释放了市场资源,消除了非贸易壁垒。
就此,天心区迎来创新创业的新一轮浪潮,新登记企业总量大幅增长。2014 年新登记各类企业 2747 户,同比增长 82%;2015 年新登记各类企业 4066 户,同比增长 48%。
市场主体显著上升的同时,天心区工商分局的受理窗口也由过去的 7 个增加至 12 个。而后推动的网上登记改革,天心区以工商总局和省局试点为契机,分步推进企业名称网络登记,逐步向全程电子化迈进。
2017 年 11 月,湖南爱家团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林高峰从区政务服务大厅工商注册窗口领取了天心区首张电子营业执照。" 我们公司通过互联网进行全程电子化登记,从网上申请到收到电子营业执照,1 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十分方便。" 他说。这也意味着,天心区商事服务进入了 " 全流程、无纸化、零见面 " 的电子化登记时代,真正实现市场主体注册登记的 " 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 目标。
同一时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指导和督查也逐步在天心区实施开来,2015 年底从区纪委划入区政务服务中心后,天心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将行政执法检查 " 双随机、一公开 " 进行监管视为日常性工作。
天心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湘彧介绍,对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的监管," 这实际上有效地促进了市场的公平公正 "。
高质量发展时代:出台 " 天心 10 条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7 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便利度近三年在全球排名跃升 18 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大幅上升 31 位。但横向对比来看,我国营商环境排名不仅落后于发达经济体,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阶段," 优化营商环境 " 成为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高频词,2018 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便对下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展方向作了明确部署。
今年 2 月 22 日,春节假后的首个工作日,天心区召开区绩效考核讲评暨 " 三大板块 " 征拆、产业项目建设推进大会,会议下发了《天心区开展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指出,针对如违规执法、司法不公,违约失信、政令不畅,服务不优、刁难勒卡等问题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拓展天心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就在 11 天后,天心区召开了 2018 年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恳谈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十条措施》,从提高行政服务效能、优化创业创新环境、规范执法司法行为等方面入手,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 " 十条 " 举措,这就是所谓的 " 天心 10 条 "。这是天心区继 2017 年率先出台《关于创新服务企业长效机制的意见》后,针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再推全新举措。
" ‘天心 10 条’是区领导牵头制定的,区里十几个部门共同参与讨论。" 天心区编委办主任王文莉说,这也与长沙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龙头,来带动整个 " 放管服 " 改革和经济环境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
例如设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窗口,开通 "85898808" 营商环境投诉热线;新开办企业工商登记 2 个工作日内完成,重大项目(活动)城管审批 7 个工作日完成……这些措施针对的是目前企业发展面临的难点、痛点以及企业关注的突出问题。
此外," 天心 10 条 " 也提出要全面落实 " 长沙人才新政 22 条 " 人才各类补贴;通过安排高端人才子女就近上学、开设人才医疗 " 绿色通道 "、打造 " 人才公寓 " 等措施为区域内企业高管及高端人才创造优质生活环境。
"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天心区委书记朱东铁说,天心区作为省会中心城区,坚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放在优化营商环境上,通过大力实施 " 服务引领 " 战略,加快形成法治化、便利化、规范化的营商环境。
他还强调,天心区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多讲怎么办、不讲 " 不能办 ",切实做到 " 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 "。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营造一个 " 爱商、亲商、安商、富商、护商 " 的环境氛围,推动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全力建设 " 融城核心璀璨天心 "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间线
1984 年
改革开放之初,为搞活经济,南区(天心区前身)提出放宽经营范围,简化工商登记手续,规定受理、审查、报批发照时间不超过 3 天。
1989 年
南区首次召开优秀私营企业家、优秀个体经营者命名暨发展私营经济动员大会。
1991 年
南区政府成立了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加强对外联络,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993 年
5 月,南区政府制定《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若干规定》,要求实行扶持、鼓励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优惠税收政策,简化第三产业企业开业审批手续。
1995 年
根据长沙市委《关于索拿卡要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的通知》精神,南区决定在全区开展对 " 索拿卡要 " 专项治理。
1997 年
天心区第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九个五年计划,对招商引资工作作出全面规划,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促进对外开放。
2003 年
天心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成立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放宽准入条件,加大扶持力度,规范行政行为,优化发展环境。
2005 年
4 月,天心区下发了《关于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决定》,成立楼宇经济领导小组。
2014 年
天心区启动商事制度改革,推动注册资本改革,颁发了全区首张认缴登记的内资企业营业执照。
2017 年
天心区正式启动企业简易注销改革登记。
2017 年
11 月,长沙市工商管理局天心分局颁发了全区首张电子营业执照。
2018 年
3 月,天心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十条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行动派
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环境优了,不仅可以招 " 财 " 来,更会引 " 才 " 到,这也是营商环境被视为生产力的意义所在。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营商环境竞争的聚焦点也由过去拼 " 硬环境 " 转入拼 " 软环境 ",从比基础设施、比资源,逐步向比行政服务转变的新局面。
参与了 " 天心 10 条 " 制定过程的天心区编委办主任王文莉回忆," 制定之初,区领导有提出要少提‘虚’的东西,多提‘实’的东西。" 同时,制定也参考了上海等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实际上," 天心 10 条 " 的制定抓住了三个重点环节,一是优化审批环境,二是优化执法环境,三是社会事务服务。
优化审批环境包括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等;优化执法环境则要求政府执法部门不要去干扰正常的企业运营,避免给企业生产造成不必要的困扰;社会事务服务考量的是为了留住企业人的心,例如企业高管子女入读等优惠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天心区季度调度会上,建筑类的项目的施工许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建筑类项目施工许可是多环节、跨层级的审批事项,需要经过 20 多个环节。" 王文莉说。
针对类似的复杂性项目,此次调度会首先明确区级审批事项要压缩审批时间的同时,对此类项目实行代办制,入驻园区的企业可由园区专职人员代为办理。
今年 5 月,天心区政协召开 "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 民主评议动员会,充分肯定了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民主评议的结果显示:企业对于政府的满意度逐步提升,可以明显感觉到的是,政府职能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潇湘晨报记者 罗雅琪 通讯员 孙喆 董劲 长沙报道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罗雅琪 孙喆 董劲
编辑:黄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