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地发布预警!这类海鲜被检出毒素超标,慎食!

来源: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黄舒婷 2021-05-14 10:17:35
时刻新闻
—分享—

眼下正是海鲜肥美的时候不过最近多地发生了海虹中毒事件。

近期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发布了关于食用海虹的预警通告。

通告显示根据近期检测结果海虹体内所含麻痹性贝类毒素已经超出安全限量标准两倍以上,如果食用极易引起中毒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为什么小小的海虹会引起这么大的波澜?

一、赤潮暴发为什么要少吃海虹

赤潮是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微藻)暴发性增殖或集聚引起水色变化危害渔业与生态环境的一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赤潮的水色依形成时占优势浮游微生物的种类而异,有呈粉红色、酱红色、黄褐色甚至绿色赤潮的海水带有腥臭味。赤潮发生时海水的溶氧量明显降低,赤潮微藻带有强烈毒性因此贝类、鱼类接触、摄食赤潮生物、感染毒素后,会大批量死亡

轻度接触便可使鱼贝类带有毒性。鱼类中毒后死亡容易察觉而贝类耐毒性强,部分染毒后仍然存活容易被忽视。鱼类遇到水质差的环境在一定程度内会游动避开贝类一般为定着性生物,无法及时移动避开污染水体更易染上毒素。

贻贝作为滤食性生物可以从海水中摄取颗粒状及胶体状有机物,还能从海水中直接吸收有机物贻贝大多生活在潮间带至低潮线附近,这是赤潮的多发区域从而与赤潮微藻全方位密切接触。

如果我们食用了这些染毒的贝类(或鱼类)赤潮毒素就进入我们体内,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死赤潮毒素的种类繁多,食用贝类引起的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失忆性贝毒中毒都可归因于赤潮毒素

二、如何预防海虹中毒

1.购买要留神贻贝等贝类食品可以食用,但要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4、5月份是赤潮暴发的高峰期建议不要采捕或购买(食用)野生贝类食品。

2.到正规场所购买无论是贝类还是其他食品,购买时都要挑选有保障的场所大型超市或者正规农贸(海鲜)市场,其卫生和安全性更有保障进货、包装等流程也会有严格的监测和质量把控,相对而言更加放心

3.食用之前要去掉内脏被麻痹性毒素侵袭的贝类食品,从外观看起来和普通贝类食品并无太大差别所以在食用过程中要做好预防。在贝类生物的所有组织器官中麻痹性贝毒在消化腺、裙边、鳃部、性腺等部位含量较多。所以食用前要去掉贝类食品的内脏,严格去除其消化腺和裙边减少毒素,降低中毒风险

4.吃肉可以不建议喝汤。麻痹性贝毒是一种水溶性生物毒素在烹煮的过程中会逐步溶解到汤汁中,所以不建议喝汤并且,贝类等海鲜食品本属于高嘌呤食品一般汤中的嘌呤物质含量较高,食用会引起尿酸升高增加高尿酸血症等问题的发生风险,因此也不建议饮用

三、安全食用海鲜的建议

食用海产品、水产品时一定要充分煮熟、蒸透。若食用后出现腹泻、呕吐症状应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诊治。其次在处理生鲜时应戴手套,以防扎伤一旦出现伤口要尽快处理,如果伤口又窄又深建议到医院咨询是否需要打破伤风疫苗。另外到海边戏水也要做好保护措施,特别是肝功能不良者或身体有伤口者以免被海洋创伤弧菌侵袭而导致感染。

四、这些海鲜也不要吃

除了海虹这些海鲜也不建议食用稍不注意便有可能引发不适。

一是织纹螺

织纹螺也被称为海丝螺、白螺大多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近海礁石附近。

织纹螺本身并不会产生毒素但它是食腐动物,在海洋中生活的织纹螺会摄入有毒的贝类、鱼、虾、藻类等并将毒素累积在自己的体内。织纹螺螺肉中的毒素主要是麻痹性贝毒和河豚毒素同时,水体的污染、频发的赤潮也会导致织纹螺体内的毒性进一步增加织纹螺的螺肉内积聚的毒素量很大,所以只要吃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有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轻者也会引起头晕、口吐、手指麻木等症状的发生。

二是河豚

4~6月是河豚鱼产卵时节此时河豚鱼毒性最强,也是河豚鱼中毒事件的高发时期河豚鱼俗称鸡泡鱼、巴鱼,其身体浑圆头胸部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鲜艳的斑纹或色彩体表无鳞,光滑或有细刺有明显的上下各两枚门牙。河豚鱼体内所含的河豚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神经性毒素该毒素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被一般物理性处理方法破坏盐腌、日晒、一般加热烧煮等方法都不能解毒。

河豚鱼中毒一般出现在进食后半小时到三个小时内发病起初症状是手指、口唇、舌尖麻木,有刺痛感继而发展到四肢麻痹和全身软瘫,心率由加速而变缓慢血压下降,瞳孔先收缩而后放大重症患者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对河豚毒素尚无有效的解毒药物。


来源: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黄舒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市场监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