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被绿,网红食品该何去何从?

2019-06-04 22:08:10 红网
作者:杨妍妍 编辑:朱婷劼
字号:

5月29日,江苏苏州一位孕妇在喜茶苏州圆融门店饮品中喝出绿头苍蝇引发公众和媒体关注。6月2日,喜茶官微发布关于问题后续整改的通报说明,欢迎各界人士批评监督。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茶饮品牌,喜茶还是要回归到产品的质量本身才是企业经营的长久之计。

从进入大众视野开始,不管是产品、空间还是活动,喜茶在外界看来,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网红品牌。去年4月,喜茶新获B轮融资4亿元。在资本助力下,喜茶门店疯狂扩张,目前覆盖国内30个城市和地区,门店超过200家。 “排队三小时也要喝”“黄牛天价代购”“晒朋友圈发微博”等现象吸引了绝大多数都市白领的目光,也成了年轻人的时尚潮流。

快速发展的同时,喜茶门店却频频曝出卫生和营销乱象。2018年底至今,喜茶官方就曾公开道歉不下四次,如上海店“透明套”异物、西安店垃圾爆满、厦门店水果容器ATP指数超标、与杜蕾斯恶俗营销等。再加之此次的“翡翠蝇蝇”事件,击溃了公众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品牌忠诚度。新茶饮品牌的快速崛起,离不开网红经济的泡沫,一旦过度贪恋红利,便会突破底线。网红品牌中,不仅仅是喜茶出现了问题,公众耳熟能详的海底捞、包贝尔经营的辣庄火锅和韩寒旗下的很高兴遇见你餐厅也在此前被披露出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内容为王”是无论哪个行业都要坚守的信条。起初,营销和宣传可以唤起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关注度,网红经济会赢得资本的目光青睐,进一步助推企业的发展。但是消费者最关注同样也是餐饮业最重要的还是食品的安全质量,企业的“面子”再好,产品的“里子”也得过硬。对于喜茶的追逐与热爱不仅仅是源于对于时尚潮流的消费与满足,也是想喝得安心、喝得放心,“质量”才是排在首位的需求,商家绝不能本末倒置。

网红食品的最大共性是对“流量”的娴熟驾驭。许多网红食品凭借新奇的概念和独特的形式,被贴上“高颜值”“文艺范儿”“小清新”的标签,受到众多消费者的追捧和喜爱。店家依仗着网红经济带来的客源,将餐饮卫生抛在脑后,连锁店的门面装修得光鲜亮丽,结果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高调的宣传营销与低劣的产品质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网红饮料“咔哇潮饮”被查处,到热卖的“三只松鼠”开心果产品被查出霉菌超标,再到网红餐饮店“一笼小确幸”发生食品中毒事件,网红食品质量问题频发,令人心忧。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8年12月29日再次修正。这部新法被各界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新法从104条增加到154条,对原有70%的条文进行了实质性修改;法律文本从1.5万字增加到3万字,法律责任从15条增加到28条,足见国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零容忍”。网红食品不仅不能置身事外,更应该给予更多的“照顾”。如今喜茶宣布自六月开始,在全国所有城市的门店开展食品卫生强化行动。其实,开展“自查自纠”也好,实行“最后看你一眼”也罢,切莫雷声大雨点小,避免此类事件重蹈覆辙。

网红企业还是应该多去“后厨”走走,从源头把好关、守好门,让消费者对于产品始于颜值、陷于口味、忠于质量。慢慢来,比较快,严守安全红线才是网红食品的长青保证。

文/杨妍妍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