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专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肖亚庆
“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在减少审批、压缩时间、提高市场准入效率上下功夫,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稳定预期,增强信心。”2020年,市场监管部门有哪些新举措?围绕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等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肖亚庆近日接受了记者专访。
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
2019年,我国新设立市场主体2377万户,日均新设企业达到2万户,再创新高。
肖亚庆说,以前人们常说推进“企业登记”便利化,现在说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两字之差,为企业和群众带来了新的改革红利。
肖亚庆介绍,围绕企业和群众的需求和期待,市场监管部门认真履行牵头职责,会同其他部门大力推进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优化办事流程,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发票和电子印章等应用,积极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
目前,全国企业开办平均用时在5个工作日以内。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营商环境总体评价在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31位,其中“开办企业”指标排名位居27名。
基层和企业反映,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已较为便利,但是仍面临“准入不准营”“办照容易办证难”问题。肖亚庆表示,针对这一难题,市场监管部门正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深化准入改革,提高注册审批效率,进一步删繁就简、便民利企。
企业准入更宽松。“证照分离”改革在18个自贸试验区开展全覆盖试点,“准入不准营”的难题得到进一步化解。产品准入更便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种类由24类压减至10类,对31种产品不再实行强制性认证,将27种产品转为企业自我声明。
“2020年将全面推广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肖亚庆表示,要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精简审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消除投资兴业的制度性障碍。
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目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已成为影响企业投资发展信心的关键性因素。”肖亚庆说。
肖亚庆介绍,市场监管总局承担反垄断统一执法的职责。2019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出台了禁止垄断协议暂行规定等3部部门规章。
“反垄断执法机构查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时,应当平等对待所有经营者。”肖亚庆说,对待内资和外资、国有与民营、大公司与中小企业一视同仁的执法原则,有利于增进执法机构与各方互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要围绕提振内外资企业发展信心,研究如何进一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肖亚庆说,一方面加大竞争执法力度,把规范企业行为,特别是把规范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垄断行业扭曲公平竞争行为作为重中之重;一方面进一步释放平等准入、公平竞争、公正监管的信号,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各类企业投资信心。
“市场公平竞争是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肖亚庆说,下一步要研究市场环境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重点领域执法。
在加强价格执法方面,落实猪肉保供稳价措施;在改进反垄断执法方面,加强原料药、公用事业等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在加强网络和广告执法方面,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维护网上交易秩序;在加强消费维权执法方面,健全消费保护制度,加大对消费欺诈、侵犯个人信息、预付卡跑路等消费痛点堵点问题专项整治。
清理整治违规涉企收费为企业减负
“清理整治违规涉企收费是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措施。”肖亚庆说。
2019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涉企、电力等领域价格检查,责令退还多收价款13.6亿元,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
肖亚庆说,当前,涉企收费项目过多、负担过重、收取不规范、不合理高价等问题依然存在。如部分涉企收费事项隐含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中;企业经营行为与行政行为混同,一些单位借助行政权力和影响力乱收费;一些领域缺乏市场竞争,部分企业、单位借助优势地位高标准收费。
肖亚庆表示,一方面要提升涉企收费的透明度,杜绝各类违规收费行为,切实做到零“乱收费”,让政府的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更大效应,让企业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一方面要把涉企收费治理与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机结合,有助于推进系统治理,解决“红顶中介”等顽疾。
肖亚庆说,减税降费,不单纯是收费项目减少、费用降低,关键是推动涉企收费治理的规范化、法治化,让涉企收费行为有规则、受监督、可评估,让企业明明白白缴费。
肖亚庆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推动各地方、各部门加大涉企收费事项公开力度,但凡增加企业负担的第三方服务事项、行政委托事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都要一律公开,没有例外。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以提升企业获得感为标准,客观评价降费效果及涉企收费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