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湖南省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7年)》等政策的深入推进,“减油减盐”已成为慢性病防控的重要抓手。研究表明,我国居民日均盐摄入量高达10.5克(远超WHO推荐的5克),油脂摄入量亦超出标准30%以上,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近年来,湘潭市积极落实《湖南省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行动计划》,将“双减”列为“健康湘潭2030”头号工程,在中国“湘菜之乡”推动烹饪革命。
营养健康食堂:从“试点”到“标杆”的跨越
走进湘潭市疾控中心食堂,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的数据引人注目:“今日人均盐摄入9.2克,较上月下降11%。”这个智慧营养健康食堂,藏着“双减”行动的三大秘方:
科技提鲜:智能系统给每道菜标注“健康身份证”,如“毛氏红烧肉(盐2.3克/份,油8克/份)”;刷脸取餐自动生成营养报告,职工笑称“吃饭像做体检”。
传统改良:采用健康烹饪方法,在烹饪加工环节优先采用减少营养成分损失和保持自然风味的食物烹饪方法,蒸、煮、炖制作的菜品每周大于1/3,膳食品种多样化,营养配餐多元化,拒食野生动物,倡导使用湖南本土食材,让食堂满意度逆袭至92.96%。
模式可复制:这套模式已“炒香”出圈:吉利集团、湖北天门市爱卫办纷纷来潭交流、学习营养健康食堂建设经验。连续两年湖南省营养健康食堂建设培训班均在我市召开。特色经验写入《湖南省营养健康食堂建设管理规范》,成为行业标准。
成效与影响:健康红利持续释放
健康指标改善:试点单位职工高血压患病率同比下降15%,食堂潲水量减少55.6%,印证了“舌尖上的节约”与健康双赢。
“现在炒菜放盐要用量勺,孙子说我像化学家。”岳塘区张阿姨的玩笑,折射出双减的深层变革。2025年湘潭市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减盐减油”专项行动,切实引导广大居民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市餐饮协会大力倡导“减盐减油”新湘菜营养改善行动;市卫健委会同机关事务、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全面推进全市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建设,现已创建省级百优食堂23家、省级营养健康学校8所、市级营养健康食堂37家……
从一勺盐、一滴油的改变,到一座城健康素养的提升,湘潭正以“小切口”推动“大健康”。健康湘潭建设需要每一双手、每一张餐桌的参与。在这场关乎全民生命质量的行动中,湘潭正在努力前行,用心用情提升市民幸福指数,让生命的每一刻都绽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