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完善专利布局方能不畏险阻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作者:吴学安 编辑:余艺丹 2016-10-27 09:05:08
时刻新闻
—分享—

  苹果又败给了“专利流氓”!近日,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作出判决,认定苹果公司侵犯MobileMedia Ideas公司拥有的“polite-ignore”手机呼叫静音专利,责令苹果公司赔偿300万美元。一段时间以来,苹果与“专利流氓”交手频频落败。通过对这些“专利流氓”进行剖析不难发现,其背后“潜伏”着不少国外巨头公司,通过专利转让和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以达到牵制对手、获得收益的目的。笔者认为,面对“专利流氓”的阻击,企业若想谋求更广阔发展,除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开展专利布局外,还应采取有效的专利战略,有的放矢地开拓市场。

  所谓“专利流氓”,是指那些没有专利实体业务、从未生产其专利产品,主要通过积极发动专利侵权诉讼以获取赔偿,并以此为生的个人或公司(NPE)。这些公司往往由律师成立,其本身并不从事研发、制造、生产等工作,而是通过购买专利,依靠对专利的运作、经营来获利。以专利侵权为由,来起诉在产品中使用这些专利的企业,最终索赔或者和解,是其经营的模式之一。一些NPE将手上的专利作为“武器”向其他企业索取赔偿,看上去就和流氓收保护费一样,因而被形象地称为“专利流氓”。

  专利制度本是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伞,却被一些“专利流氓”钻了空子。数据显示,2007至2010年的4年间,“专利流氓”诉讼带来的财富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美国著名专利集成公司RPX今年1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在美国受到NPE起诉的公司有5349家,占总体专利诉讼案件被告公司数的68%。而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张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遭遇“专利流氓”诉讼的挑战也与日俱增。2015年,中国公司HTC和联想入围遭遇“专利流氓”诉讼案件最多的十大企业,分别以35件和34件位列榜单第8和第9。而包括中兴通讯、小米公司在内的多家中国企业,都在扩张海外市场的路上,遭遇不同程度的“专利流氓”骚扰。因此,中国企业在重视科技研发的同时,应加倍重视专利保护。

  作为保护创新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专利制度理应被企业吃透摸准、合理利用。如果专利带来的竞争,并不是有益的良性竞争,而是逼迫市场上的参与者要么成为“挖坑者”、要么花大力气下血本去防范以避免掉进“坑”里,那就不能真正创造和交换财富。中国企业在迈出国门时遭遇这样的诉讼,反而说明中国企业走对了路:一方面,在应对“专利流氓”专利诉讼时,可促使企业反思自身的专利质量是否过硬,这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专利质量和布局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在实战中了解、熟悉当地的法律规则、司法程序,提高团队的经验和能力,提高企业法律方面的国际化水平。除了遵照当地的司法程序和规则、聘请律师来应对“专利流氓”诉讼之外,也可以根据诉讼的形势,选择合适的时机达成和解,低成本地解决问题,避免繁冗的诉讼程序。

  总之,企业在“走出去”时,应完善专利布局,强化风险意识,才能在面对“专利流氓”时有备无患、不惧阻碍,赢得更大发展。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作者:吴学安

编辑:余艺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市场监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