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在湖南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上,湘潭高新区作为此次大会中唯一的园区代表登台。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湘潭高新区紧跟时代步伐,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为核心,推出政策引领、服务集聚、金融赋能、高效转化“组合拳”,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高效协同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为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筑基知识产权发展新高地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全方位构建起“政策牵引、服务集成、多元协同”的立体化治理体系,推动知识产权从“纸面权利”转化为驱动发展的“源头活水”。构建了全周期政策支持链。制定《湘潭高新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工作方案》,配套出台《鼓励科技创新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形成覆盖“发明创造激励—成果转化—质押融资—企业培育”全周期的政策支持链;打造全链条集成服务链。积极引进和共建湘潭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引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8家,构建起涵盖了知识产权代理、评估、运营、认证、保险、公证等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立全要素赋能协作链。深入实施“校企双进双促”工程,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12场,引导高校专家教授走进企业,为企业服务百余次,有效推动了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4.75%,同比增长22.67%;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位居全国高新区前三、全省第一。
畅通转化运用通道,释放知识产权市场新活力
聚焦“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信息互通—金融催化—产业承接”转化闭环,让“沉睡专利”变身“黄金种子”。完善搜采渠道助力成果对接。积极对接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建立优势专业与特色产业常态化对接机制。2024年征集企业技术需求清单20项、高校成果1200个。与湘潭市市场监管局共同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主场活动暨高校专利转化专场活动,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分别与企业代表签订专利转化协议,签约总金额达2.89亿元;创新金融服务加速成果落地。大胆创新,推行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打造创新型企业定制化金融工具,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2023年金杯电工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亿元,2024年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金额达到3.4亿元,有效盘活了企业的知识产权,让“知产”真正变为了“资产”;打造专利桥梁推动成果扩面。依托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建设,采取“专人入驻+定向对接”模式,为企业提供专利代办、法律维权等全流程服务,实施重点发明专利转化项目30个,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优势企业5家,三年内有效发明专利从423件增长到963件,增幅达127%。
精心打造示范标杆,树立知识产权工作新典范
着力打造“企业—平台—宣传”三位一体标杆矩阵,实现“培育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辐射效应。培育标杆企业树典范。积极探索“专利入股+产业化”模式,推动湖南科技大学“海牛”团队以26件专利作价1.2亿元入股成立科技公司,成功打造深海海底取芯钻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入选湖南省专利产业化优秀案例,为高校成果转化提供了示范样板,为园区的知识产权工作树立了新的标杆;建设专业平台提能级。成功申报全省首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搭建3D打印精准医疗、韶峰应用数学研究院等战略平台,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4个,形成“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支撑体系,为企业提供从创意到市场的全方位支持;宣扬创新文化浓氛围。积极与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湖南工程学院等高校院所联合举办博士进园区、校企“双进”、国际化人才园区行、“双高”对接等活动,举办“长沙银行杯”2024年湖南省“科技+”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
近年来,湘潭市市场监管局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为牵引,推动园区打造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典型。以湘潭高新区为依托,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高标准共建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打造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以优质服务提升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和转化效益。未来,还将与高新区共建高校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湘潭市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专利转化运营平台,加速教育、产业、金融、人才深度融合,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新生态,为推动专利转化成为新质生产力,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湘潭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曾拥璇